
庐山会议之后,彭德怀再上八万言书,提醒毛主席警惕哪两个人?
1962年,庐山会议已经过了3个年头,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,总结以往的经验,对国民经济的方针进行了调整。遗憾的是,彭德怀并没有接到开会的通知,虽然他仍然是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。
彭德怀很想不通,有些县委书记都参会了,却不让他参加。大会非但没有给彭德怀平反,反而又重提他的罪名,彭德怀更加不平。他给杨尚昆打电话,说要向毛主席申明自己的观点,要给毛主席写信。
杨尚昆深表同情,支持他的做法。然后,彭德怀用了三个月的时间,写了一封长达八万两千字的长信,这就是八万言书。彭德怀系统回顾了自己的戎马一生,写完信他体重减了十多斤,病倒了。
信写好之后,彭德怀把它交给了杨尚昆,杨尚昆再往上递交。在这封长信的末尾,彭德怀评价了一些人物,他特别提醒毛主席,要警惕两个人。是哪两个人呢?
一个是柯庆施,安徽人,是1922年入党的老党员,党龄比彭德怀还要长,所以毛主席称他为柯老。柯庆施的鼻子比较大,又称“柯大鼻子”。
柯庆施长期战斗和工作在华北和华东地区,当时担任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,是身居高位的地方大员,深受毛主席的器重。按理说,柯庆施和彭德怀并没有太多交集,彭德怀为什么让毛主席警惕他呢?
另一位是康生,山东人,1925年入党,党龄也比彭德怀要长,在当时也是一个大红人,后来曾连任三届政治局常委,官至正国级,党内地位比柯庆施还要高。
在庐山会议上,柯庆施和康生批判彭德怀非常积极。彭德怀还没有给毛主席写信之前,曾经在会上作了一番发言,言辞尖锐,对很多问题提出了批评。
柯庆施很关注彭德怀的讲话,还别有用心地把他的讲话记录拿走了。当会议展开对彭德怀批判的时候,柯庆施第一个发言,他诬陷彭德怀信中所讲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,是路线性质的问题,是含沙射影攻击毛主席。
真是岂有此理,彭德怀一生热爱毛主席,尊敬毛主席,他虽然有一些意见,可是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对毛主席的信仰。他怎么可能会攻击毛主席呢?
柯庆施还说彭德怀的检讨,是推卸责任,逃避罪责,将责任推给下面的同志,企图蒙混过关,舍车保帅。这些话说得很难听,很刺耳。康生紧接着说,彭德怀的检讨就是避重就轻,能滑就滑过去。
彭德怀看不下去了,他认为康生完全就是一个投机分子。彭德怀打断了康生的讲话,回敬了他一句,康老,你比我滑得还快啊,你前两天不也高喊反左吗,现在怎么又突然反右了?
康生一脸的尴尬,但是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,扶了扶眼镜,故意提高了嗓门,继续污蔑彭德怀,说彭德怀表面上标榜自己是猛张飞式的人物,有勇无谋,口直心快,其实是伪装的,彭德怀是脑后长有反骨的魏延式的人物,是野心家。
(周总理和康生接见外宾)
彭德怀气得脸色煞白,浑身颤抖,想说话申辩,却一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他从来没有被这样污蔑过,简直就是颠倒黑白。
柯庆施也提高了嗓门,说道,我看他彭德怀就是想当中国的大英雄,招兵买马,另立山头,他完全是有准备,有计划的,他的军事俱乐部就是一个铁证。
彭德怀气得咬牙,打断了柯庆施的发言,说道,柯庆施,我什么时间成立了军事俱乐部,军事俱乐部的说法是毛主席的一个比喻,比喻,你懂吗?
如此种种,在批判彭德怀的过程中,柯庆施和康生推波助澜,起到了很坏的作用,给彭德怀安上了很多根本不存在的罪名。作为当事人,彭德怀当然知道究竟是谁在说谎。
作为党员,作为入党时间比彭德怀还要早的老党员,柯庆施和康生都没有说实话,都在说谎,他们不实事求是,造谣诬蔑。
彭德怀看人是很准的。1975年康生逝世,死后被开除党籍,撤销悼词。柯庆施只当了三个月的副总理,就突然病逝了,他推荐上来的张春桥干了很多坏事,也被开除了党籍。